《人民的名義》第二部為什麼要叫《人民的財產》?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肖磊看市。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作者:肖磊看市

市場平淡無奇,正好閑聊一下。閱後即忘吧!

追完瞭《人民的名義》,似乎有許多有意思的事情值得靜電除油煙機價格聊。

由於播出時間跨度太長(其實也就一個多月吧),本人記憶力又差,前面看的很多劇情都忘瞭。由於剛看完,最後有幾個鏡頭還比較清晰,值得回味。

祁同偉自殺前很頑固,他喊出瞭:“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誰能夠審判我,去你媽的老天爺……”,然後飲彈自盡。

國產片能展現這樣的結局是很難得的,尤其是反腐劇,要查清楚事實,關鍵人物不能一死瞭之。按照正確的導向,祁同偉應該在侯亮平的心靈開導之後自首(劇中已透露,祁同偉傢有八十歲老母,還有孩子,勸其自首的可能性很大),而不是像正面人物一樣戰鬥到最後選擇自殺。

如果祁同偉的結局不是這樣的“剛烈”,可能很多人不會那麼同情和理解祁同偉這個角色。

另一個很好玩的人物形象是,高育良的“裝B”,竟然一直“裝”到瞭最後,就在被帶走之際,還在給侯亮平上課,且很自信自己沒問題(有一套自己所堅守的所謂“原則和底線”)。

類似這種人物塑造,是該劇的看點,因為拿到當下來說,腐敗分子已經不是簡單的貪圖一時享樂或弱智型的對權力的垂涎,而是具有瞭自我信仰和實用操作手段的,類似高育良、祁同偉一樣的“精英”權力群體。反腐如果沒有火眼金睛(劇中反貪局長侯亮平外號孫猴子),可能都難以推進。

該劇唯一的忌諱在於,怯於塑造一個勇於揭露真相的新聞媒體工作者,這一方面是作者的局限性,畢竟大多數中國老百姓(603883,股吧)幾千年來最期盼的是“明君清官”,至於輿論監督制衡問題還不在認知范圍之內;

另一方面是中國目前的特殊環境,D要把反腐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第三方的揭露是受控制的。所以作者才把一條線索引向瞭一個90後網蟲鄭勝利和其引發的網絡輿論,但這個角色在觀眾看來有點畫蛇添足,惹來爭議。

按作者的說法,給鄭勝利和他媳婦安排那麼多戲,是想吸引年輕人,不過我個人覺得背後實際上是一種特殊的“示意”。不要忘瞭,鄭勝利因“造謠傳謠”,被警察找過好幾回,因此鄭州勝利這個角色,可能不是為瞭抓住年輕觀眾,而是用來警示年輕人的。


《人民的名義》確實達到瞭它的效果,戳中瞭自上而下的痛點,關註度空前之高。當然,跟《紙牌屋》等美劇相比,情節拖沓,節奏緩慢,信息量也不大,官腔說教居多,但老少皆宜,沒有啥理解上的難度,夠真實,更主要的是,這是我們自己的《紙牌屋》,按照貼近性原理,傳播性就更高瞭。

《人民的名義》到底創造瞭哪些關註奇跡呢?

收視率破8,十年來最高,這在電視收視率普遍遭遇滑鐵盧的網絡時代已經是一個比靜電機較罕見的數字瞭。

在PPTV、芒果TV、騰訊視頻等六大網絡平臺上,播放量已突破220億,相當於每個中國人平均點擊瞭超過15次。對比來看,網絡上人氣非常高的高曉松《曉說》、《曉松奇談》總共講瞭好幾百期,而且跨度達五年之久,總的點擊也不過15億次(奇葩說的總點擊還不到這個數),跟僅僅一個多月達到220億點擊的《人民的名義》相比,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圖書十天賣出去100萬冊。最近兩年較火的科幻小說,2015年雨果獎獲獎作品《三體》三部曲全部的銷量也就這個數。

豆瓣12萬人評價打出8.4分。我對這個豆瓣打分不太熟悉,但聽說也算是比較高的評價瞭,2011年的甄嬛傳,至今也不過11萬人參與評價。


為什麼要拍《人民的名義》?

不是因為中國的影視審查制度放寬瞭,而是現階段反腐的需要。《人民的名義》就是最高檢找周梅森寫的,而不是周梅森寫完瞭之後找人拍的。不信的話,你拍一個試試?

《人民的名義》裡面很多情節真的是跟小說的邏輯有很大的差距,明顯感覺是生搬硬套, 但為什麼還要在作品裡出現,主要原因可能是,現實案件就是如此,最高檢應該提供瞭大量的真實材料。

《人民的名義》選擇在湖南衛視播出,可能也不是什麼湖南衛視有眼光,用兩個億撬動上百億。反腐已經走過瞭大張旗鼓抓貪官那個簡單的時間段,具體說反腐已經進入瞭金融領域,而金融領域腐敗手段之復雜,掩蓋水平之高,利益輸送之人鬼難知,迫使反腐機構需要更加深入的揭露腐敗的手段和方式,以獲得民眾的支持和理解,尤其是在更多年輕人對金融反腐還沒有太多概念情況下,需要加大揭露力度。

《人民的名義》如果首先在央視播出,就顯得太官方,反而有故意宣教之嫌,開播評價不高的話,也難以引起後續的收視率飆升。那除央視之外,恐怕隻有湖南衛視在年輕人當中的影響力最大瞭。因此選擇湖南衛視播出,並非偶然。

《人民的名義》整個一部下來,裡面的隱深主線依然是官員及後代的經商、財產轉移和直接持股,以及國有資產流失、利益輸送等問題,這也是此輪金融反腐的重點。

周梅森最近做采訪時直接說,下一部,如果要寫,金融反腐是重要的內容,甚至我可以叫下一部為《人民的財產》;這部作品目前已經完成瞭十幾萬字,隨時可能“扔”出來,將依然以大風廠的故事為線索,反腐的重點將放在現在民眾關註的金融領域腐敗和國企腐敗,乃至近段時間引發殺人案的高利貸產業。

就在《人民的名義》熱播之際,金融反腐也進入瞭全面鋪開的階段,4月9日,中國政府網公佈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此前在國務院第五次廉政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李克強總理表示,要進一步加強國資國企和金融監管。“嚴厲打擊銀行違規授信、證券市場內幕交易和利益輸送、保險公司套取費用等違法違規行為,對個別監管人員和公司高管監守自盜、與金融大鱷內外勾結等非法行為,必須依法嚴厲懲處、以儆效尤”。

隨後保監會主席項俊波落馬;一行三會對銀行、證券、保險等行業的監管,持續加強。

實際上對反靜電機保養腐的透明化,自去年開始就很重視瞭。

2016年10月17日,由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每晚8點黃金時段首播。專題片既列舉瞭多個領導幹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例,周、薄、令、徐等全部露臉,蘇榮、白恩培、呂錫文、季建業、蔣潔敏、李春城、周本順等案件當事人現身說法,曾震撼到瞭一些觀眾。

但由於是紀錄片,情節沒有連續性,更不帶有懸疑色彩,《永遠在路上》盡管裡面出現瞭正國級和好幾個副國級的官員,但影響力並不大,跟《人民的名義》比起來差瞭很多。

其實就在《永遠在路上》播出之際,2016年10月24日,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全會審議通過瞭《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幹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從嚴治黨有瞭制度依據。

到瞭2017年1月3日,反腐紀錄片《打鐵還需自身硬》在央視播出,10餘位因嚴重違紀違法而落馬的紀檢監察幹部現身說法,剖析自己違法犯罪行為和思想蛻變過程,令人警醒,發人深思。

與此相對應的是,今年4月17日的一條新聞:“三任中央巡視組組長落馬 曾表態要當反腐尖兵”。誰來監督“反腐者”,本身就是個問題。習總說,你們是查人傢的,誰查你們呢?!

當下,塑造一位虛擬的反腐榜樣,描繪出一個看似不接地氣,但大傢都期望的形象,對於反腐可能也有著重大意義。意思是,未來的反貪局長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陳海、侯亮平,應前仆後繼。

很多人說作者和導演把侯亮平塑造的太假瞭,我倒是覺得侯亮平就應該這樣。一個法治還不夠健全,嚴重崇尚人情的社會,首先要做到不近人情,才可能有原則和底線可言。高育良張口閉口原則和底線,但其人情世故一樣不落,最終還是腐敗掉瞭。

另一個不近人情的角色是李達康,因此李達康到最後,實際上也是堅守瞭一定的原則和底線。我們習慣瞭蔡成功、高小琴、丁義珍、高育良等一樣的角色,因為這是現實,但要擺脫現實,改變現實,靠現實本身是沒有用的。

文/肖磊(財經專欄作傢,黃金錢包首席研究員)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肖磊看市

(責任編輯:崔晨 HX015)


和訊網今天刊登瞭《《人民的名義》第二部為什麼要叫《人民的財產》? 》一文,關於此事的更多報道,請在和訊財經客戶端上閱讀。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arrow
arrow

    ppt912d2j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